登 录×

初始密码:六个零

请输入显示为红色的内容

阅读推广活动

《乡土中国》| 原创书评:邓浩 | 读书天

发布时间:2017-01-04

 

《乡土中国》


作者:费孝通

馆藏索书号:C912.82/5543.C


简介 |

本书是作者对有关农村社会问题研究的成果,由14篇论文构成。分别从乡村社区、文化传递、家族制度、道德观念、权力结构、社会规范、社会变迁等诸多方面观察,剖析了乡土社会的结构及其特点。书中不作空泛说教和简单类比,一切以时空条件为转移,从结构、道德、法律、家庭、权力等方面来看中西文化差异。


原创书评 |

《乡土中国》
 邓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

笔者按:

最近读罢费孝通先生的经典著述--《乡土中国》,自感大有裨益。书不厚,也写的通俗易懂,遂读之、记之。书评算不上,只能说是一些发自内心的共鸣,加之摘录的一些经典片段,连缀成文,与大家分享。若合一契,还请诸君不吝赐教。


①乡土社会中的文字与语言

费孝通先生在开篇的“文字下乡”中讨论了一种现象:在大多数城里人的眼里,不识字的乡下人显得愚笨。先生如是说:乡土社会里不用文字,又怎能说是愚笨的表现呢?在特殊的乡土氛围中,面对面的往来如此方便,人与人之间如此熟悉,为什么要舍弃完善的语言而采取文字的方式呢?


先生的这番论述精妙而独到地驳斥了部分城里人的错误观念,往更深的层次来讲,费老以此现象为切入点,深刻的讨论了在传统的乡土生活中,文字与语言的关系。


先生如是说:文字和语言只是传达情意的一种工具,并非唯一的工具,其本身也具有缺陷性。中国是乡土社会,自然产生不了文字,因此,最早的文字是庙堂性的。乡土社会的基层有语言而无文字,因为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。因此,文字下乡的工作也得等到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之后再来谈。


②人是时间单位

之前在熊培云先生的《重新发现社会》中初次看到这句话,反复思量,不解其中意指,如今,在费老的书中再次看到“人是时间单位”这一论断,给了我很大的启发。


先生如是说:人是时间的动物,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,即,人是时间的选择性累积。我们不妨想想周遭的人事:不难发现,时间让我们真正认识自己。


③血缘与地缘

在血缘与地缘的影响下,生于斯、长于斯,死于斯,这便是乡土中国。先生如是说:血缘是乡土社会所固有的根本,地缘是契约社会的基础,是从商业里发展出来的社会关系。地缘,则是血缘的空间投影。亲密的血缘关系限制着若干活动,最主要的是冲突和竞争。


亲密族群中既无法不互欠人情,也最怕算账,这类词汇类似于绝交之谓,因为如果相互不欠人情,也就无需往来了。

 

仔细想来,我们大多数人所处的城市生活,依然逃不开传统乡土社会的影响。虽然我们如今的人际关系在邻里之间显得淡漠,但在亲人之间,我们仍然深受传统血缘、地缘的影响。这种微妙的关系正如费老所言:商业在血缘之外才好发展,不必碍于情面,不必不好意思,于是不知不觉,地缘应运而生了。



【邀请】

腹有诗书气自华,心存阅读秀书香。热爱读书吧,《读书天》邀请你参加荐书活动。向我们发送你的原创书评或推荐好书段落节选。作为回馈,我们将在选用作品的同时署上你的名字,同时每1篇被发布书评可获赠50元电子书券、每3篇被发布精彩段落推荐可获赠50元电子书券。

同一个校园,一天共读一本书。请将书评投递至小天的邮箱:dushutian111@163.com(@前为3个数字1)。